可控生態養蝦模式(對蝦)
可控生態養蝦模式(對蝦),即126養蝦模式(對蝦),就是結合實際養殖條件,合理安排放養密度,充分尊重蝦的生物學習性,科學地給蝦營造一個相對比較舒適、穩定的水環境(適合養殖對象健康和快速生長、抗逆性強),最大限度地減少養殖對象的應激和發病。
對于每天不斷變化的池塘生態環境,我們的理解是沒有最好,只有適不適合養殖品種的需求。所以我們要不斷監測水質各項理化指標,掌握水質變化規律,對不合理的水質能通過物理、化學或生物的科學手段進行修復,恢復水環境的穩定性。養殖品種才不會輕易應激和發病,從而提高養殖成功率。
致力成為水產技術服務專家,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
一、一個中心
以水環境穩定為中心,水環境穩定即菌相、藻相、養殖對象的平衡。
二、兩個基本點
以物質循環暢通、能量流動正常為兩個基本點。
在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過程中,光能、水生植物、水生動物、微生物、營養物質、養殖對象這六大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促進。這六大要素在正循環中會達到一種平衡共生的效應,從而促進水環境的穩定。
三、六大要素
以重可控、高溶氧、控底質、穩水質、好營養、慎殺生為六大要素。
★ 1、重可控
重可控體現在重視養殖條件、蝦苗質量、水質管理、餌料投喂四大方面的管控。
(1)養殖條件管控包括池塘條件、水源條件、增氧條件、搭建溫棚條件等。
(2)蝦苗質量管控要求選擇種苗生產操作規范、生物安全防疫工作到位、種蝦來源清晰的苗場的蝦苗。
(3)水質管理要可控,比如進水與排污系統保持相對獨立性,以減少病源交叉感染。
(4)餌料投喂的管控要做到:養殖前期要培養足量的天然生物餌料,投喂經科學發酵的功能性發酵飼料,如豐收多肽;中后期培育生物的多樣性來穩定水質。養殖過程中要注意控料或停料的情況包括:刮東、北風;下大雨;高、低溫;發生應激反應;出現病害時;施肥、菌來培藻時等。
★ 2、高溶氧
高溶氧需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1)高、低位池均要合理地配備增氧機,可采取混搭方式,提高增氧效率。高溫階段對蝦養殖25日齡之前,夜間可保持半數開啟,悶熱無風天氣夜間10點后適當加開。高溫階段25日齡以后夜間增氧機全部開啟;放苗密度超過3萬尾/畝~8萬尾/畝的,中后期增氧能力建議保持每畝1千瓦以上;高位池高密度養殖模式則要保持每畝1.5千瓦以上;若有條件,一定要配備底部增氧設備以保持充足的溶氧。
(2)施肥、菌來培藻時要開動增氧機,形成微水流,有利于有益藻類的繁殖。
(3)如果小蝦苗時期開動增氧機不合理,形成水流過急,會使小蝦苗過多的消耗體能,導致小蝦苗抵抗力不斷下降,從而容易受到細菌和病毒的感染。
(4)藻類旺盛、陽光充足的中午1~3點鐘要多開增氧機。一方面是為了曝氣,預防氣泡病的發生;另一方面是促進水體上下層的交換,將底部的有害物質(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翻轉到水表層直接進行光合作用,達到物質循環、能量流動順暢,實現水環境相對穩定。
★ 3、控底質
養蝦先養水,養水先養底。蝦是晝伏夜游的動物,底質的好壞決定了養蝦的成敗。
(1)1~30日齡宜用生物型、分解型底改,如活底分解王或活底爽水靈。實現有益菌群快速搶占底部生態位,抑制有害病菌繁殖,分解有毒有害物質,促進藻類繁殖,抑制底部泥皮,減少底部惡臭等。
(2)30~60日齡為有效增料期。飼料是影響水質的關鍵因素,大量高蛋白的物質在池底積累,致使池塘開始出現有機富營養化。
A、水質偏清瘦時用“綠色降解型”底改:游塘解毒靈+增氧寶或增氧護底寶。
B、水質偏濃肥時用“氧化型”底改:底凈安+增氧寶。
(3)后期隨著養殖周期的增長,餌料量增大,高蛋白物質在池底的積累出現四化問題(有機富營養化、酸化、有毒化、還原化),池底化學耗氧嚴重。
A、水質偏清瘦時用增氧底改:增氧護底寶或游塘解毒靈。
B、水質偏濃肥時用“高效氧化型”底改:底凈安+增氧寶。
★ 4、穩水質
大豐收可控生態養蝦提出預防理念:防的不是蝦病(病來如山倒),防的是水體不穩定與水環境大波動。養蝦先養水,一塘水質的好與壞,決定了養殖的成與敗。池塘養殖水體變化過程分瘦水期、相對穩定期、轉水期、穩水期四個階段。
(1)瘦水期:養殖1~20日齡,水體透明度以40~50cm模糊見底為好,水色微黃綠色,PH值8.0~9.0為標準。以培育天然生物餌料為主,適當配合豐收多肽+苗寶為輔,培育蝦苗的消化系統。此期多用EM菌+豐收硅藻寶+氨基酸肥水膏培藻活水。
(2)相對穩定期:養殖20~40日齡,水體透明度30~40cm左右為宜,水體清爽活嫩。此階段主要是藻類和菌群密度合理促成的相對穩定,并不是實際意義的生態鏈穩定。此期用EM菌+豐收硅藻寶或EM菌+氨基酸培藻寶+豐收綠藻寶培藻穩水,保證生物的多樣性。
(3)轉水期:養殖40~60日齡,水體透明度一般20~40cm;pH值在8.0~8.6之間。此階段是對蝦有效增料的時期,飼料中高蛋白的物質在池底逐步積累,池塘開始出現有機富營養化,藻類繁殖旺盛,水體極其不穩定,開始出現不定期轉水情況(分為急性轉水和弱轉水。急性轉水如泛底現象,極易造成蝦缺氧、中毒而大量偷死;弱轉水只要及時調水,恢復水體穩定性,對蝦影響不大)。此期多用:解毒王或解毒綠水寶+活性降解靈降低水體表面張力,解毒、祛濁、凈水,增強水體的通透性,促使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暢通,提高水體的自凈能力。此期調水切忌人為急性調水,做到提前、有步驟慢慢降水色。
(4)穩水期:養殖60~90日齡(分為兩階段:60~75日齡、75~90日齡)。
A、養殖60~75日齡:此階段水色仍然會發生變化,但由于投餌量的增量不大,蝦體脫殼時間間隔的延長,水體變化相對輕微,穩定性相對強。水體缺的不是有機肥和無機肥,更多的是缺乏微量元素導致水質變化,藻類衰亡。建議常用活性降解靈+增氧寶或底凈安+增氧寶交替進行底部改善和強效增氧,常用池塘生態寶、肥水藻種、益藻素、豐收綠藻寶、豐收硅藻寶、氨基酸活性鈣肥等微量元素肥進行微量元素的補充。
B、養殖75~90日齡:此階段水體浮游動物、植物、微生物等形成穩定生態鏈,水體相對比較穩定。此階段要注重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暢通性,也要注重微量元素的缺乏所導致水體倒藻,更加要注重由于生物量的龐大所形成的生物耗氧和化學耗氧而出現嚴重缺氧狀況。強效增氧是重中之重,要保證增氧設備的增氧效率,配合使用增氧寶、活性降解靈、游塘解毒靈等解毒祛濁凈水增氧型產品。
★ 5、好營養
營養保健要貫穿整個養殖過程,優質、充足的營養補充才能滿足蝦快速生長的營養需求,規避營養缺失導致的各種問題,提高養殖成功率。
(1)分階段正確投放抗應激和補鈣產品
放苗后2小時內要全池潑灑營養素或應激解毒Vc+強殼促長靈,第二天再補充一次。可有效防止脫殼不遂,提高蝦苗免疫力和成活率。小蝦約48小時左右脫一次殼,所以養殖過程要合理地補鈣,補鈣隨養殖日齡和體重的增加而增加,因脫殼的時間間隔變化而不同。
A、1~30日齡:每隔2~3天補一次(營養素2畝/包+豐收營養鈣2畝/包)。
B、30~60日齡:每隔3~4天補一次(解毒應激寧2畝/包+強殼促長靈2畝/包)。
C、60~90日齡:每隔4~5天補一次(應激解毒Vc2畝/包+免疫硬殼素15畝/桶)。
如果是遇到維生素缺乏癥所導致的對蝦生長緩慢和產生應激反應體色發白,可適量地拌喂或潑灑豐收氨基多維+高鈣Vc+E,可有效地補充多種維生素和增強體質,消除應激反應。
(2)分階段拌服益生菌、營養制劑和中藥制劑,培育對蝦消化系統,促進對蝦的健康生長。
A、1~15日齡(1~8日齡,體長0.8~2.5cm;8~15日齡,體長2.5~4cm):30萬尾苗投喂豐收多肽0.25包/餐+苗寶1包/餐,投喂2~3餐/天,視天氣和水溫而定。(注意:春季17~18日齡、夏季11~12日齡放料臺開始查料)。
B、15~30日齡是培育小蝦肝臟和腸道消化功能的關鍵時期。
養肝排毒套餐:適量補充保肝寧A+誘食活力素+高鈣Vc+E或潑灑免疫硬殼素強化對蝦肝臟的排毒功能,有效地促進對蝦消化系統的發育和健全;
護腸促生長套餐:飼料中適量地添加活性酵母+益肝肽+營養素等有效調整小蝦腸道菌群的平衡,增強腸道的蠕動能力,從而提高小蝦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率,減輕肝臟負荷,強化免疫和促進機體生長。
C、30~60日齡
養肝排毒套餐與護腸促生長套餐交替拌喂,適當添加豐收多肽、豐收氨基多維、營養素、高鈣Vc+E等益生菌與強化營養免疫產品,有利于蝦健康成長。
此期水質變化大,有機物增多,水體各種毒素累積,適量配合外用潑灑蝦順101+六黃護鰓潑灑劑。
D、60~90日齡:強調高溶氧、控底質、穩水質、好營養。在增氧改底穩水的同時,適當拌喂誘食活力素+營養素或潑灑免疫硬殼素有利于促進大蝦消化、排毒和增重。
★ 6、慎消殺
所有的化學消毒劑和殺蟲劑都是破壞生態平衡的藥物,建議慎用、少用或不用。
———————————— END ————————————